老庄道家是以《易经》坤卦为首的,坤象地,主静性柔,坤属牝马性阴,和儒家崇仰乾卦以刚健、动为主的观点正相反。中医的养阴学派与温阳学派亦同样相反,是以柔顺养阴为主要宗旨的。元代朱丹溪认为“阴常不足”,创立了大补阴丸,和易理、老庄思想的渗入有一定关系。养阴学派纠正了刘完素的独尊火派,对补充和完整中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影响颇大。明朝张景岳提出了元阳元阴,创立左归饮,从根本上养阴,是对朱丹溪学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