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属法家学派。他积极参考李悝、吴起等人在魏国和楚国等地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学说做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劝说秦孝公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推行变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商鞅主张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鼓励垦荒,并且奖励男耕女织,具体奖励到每一户农家,大大地增强了农民耕作的积极性,也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他主张在国内普遍推行县制,并且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变法中禁止百姓私斗,并奖励军功,划分了二十个等级的封爵制度,赏罚分明的同时稳定了社会治安,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坚持变法的商鞅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只得在贵族们的迫害下逃亡,最后死于非命。但他的变法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