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出现一个词:“蛙化现象”。 意思是说,当自己所喜欢的对象,对自己也表现出好感时,自己却突然失去了继续交往下去的兴趣,甚至开始讨厌对方。 现已引申为,只因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便对原本有好感的对象产生厌恶之情。 “蛙化现象”不限年龄和性别,但以女性为主。与格林童话中的青蛙变王子相反,因“王子变青蛙”的情感反转而得名“蛙化现象”,在日本Z世代中比较常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除了互联网,或许也和日本传统的文化有关。 日本文化的审美,受隋唐时期贵族文化影响比较大。而且,与中国隋唐后逐渐去贵族化不同,日本走向了贵族审美全民化。 在日本,无论城市乡村,都极其追求美观整洁。超市中的蔬菜水果,对瑕疵零容忍,几乎到了洁癖的程度。 曾有日本酒店的经理,要求清洁马桶的员工,最后要品尝一下马桶中的水,以督促其认真负责。 在日本漫画和动画片中,唯美风也极其常见。与不完美的现实相比,网络产品更容易满足极致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