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台湾的平埔族?平埔族的历史为何?【大历史讲堂】第17集 道卡斯族的竹堑二社、后龙五社、崩山八社都是很著名的村社。巴赛族分布在基隆、台北、新北、桃园等地,1650年时有37个村社。1653年至1654年,台湾岛遭遇十七世纪气候危机,平埔族人口大量死亡,巴赛族人口减半。基隆原名叫鸡笼,明朝初年就出现在中国的文献上。日本人伊能嘉矩却说基隆的闽南语发音是“凯兰”,因此证实北部地区这些平埔族叫“凯达格兰”,这种说法纯属无嵇之谈。基隆河畔的里族社是沿岸村社的领导中心。宜兰原名噶玛兰,以噶玛兰族人为主。十七世纪气候危机发生后,近九成五的噶玛兰人死亡。苏澳有个平埔族叫猴猴族,人口很少,来自密克罗尼西亚。平埔族除了巴赛族会划艋舺以外,平埔族都不会划船,证实平埔族是陆地民族,不是海洋民族。拍瀑拉族的大肚社曾杀害一千多名郑成功的屯垦部队,郑成功尚未报复即去世,事隔多年,其子郑经派兵讨伐,拍瀑拉族人口本来就很少,几乎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