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這個稱呼是1930年代才出現的名詞,在這之前閩南人都稱為「福建人」,相對於閩北人或閩東人被稱為「福州人」,因為閩南人的人口佔福建人口的絕對多數,而且外移到台灣、澎湖、香港、澳門、東南亞的人數也最多,因此被廣東人和客家人稱為「福建佬」,閩南語被稱為「福佬話」。有人望音生義扯稱是「河洛人」或「河洛話」,純屬瞎掰。公元 420年東晉帝國滅亡,中國進入南北朝時代。漢族開始移民至福建泉州,沿「南安江」出海口兩岸聚居。這些移民改稱「南安江」為「晉江」,以紀念滅亡的東晉帝國 ,形成最早的「閩南人」,史稱「八姓入閩」。公元 548年南朝梁武帝蕭衍末年爆發「侯景之亂」,南京城破,南方望族如王謝兩家,幾乎亡族,劉禹錫的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描述當時慘況。大量漢族難民從江蘇、浙江湧入福建,再由南北朝漢族通行的「中古漢語」演化產生「閩南語」,當時稱「泉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