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兴起于汉代。开始是一种巫术和科学混杂的东西,其特点为以“数”为工具。以有算为特点,汉·刘歆(xin新)《七略·术数略》中“术数”共有天文、历数、五行、芪(qi齐)龟、杂占、形法六种。古代的术数摆脱不了巫术的影响。如天文术数:“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汉书·艺文志》)却又渗杂有星占术“以纪吉凶之象”阴阳五行学说兴起于战国时期,即是以“术数”为基础的,如木、火、土、金、水是“术数”中的“五行”范畴。 《周易》的数术内容丰富,整个“易数体系”都是为了阐述事物的运动变化的。爻数是易数的根基,如六爻为阴数,九爻为阳数,其余:“大衍之数”、河洛之数、五行生成数、太极函数、八卦级数等都是《周易》宝贵的数术。 《内经》吸取了易学的术数理论(图17-2,17-3)广泛应用于医学上,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功、针灸、九宫八风等方面。正如《内经》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