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乃是由春秋时期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秦朝时,咸阳玉工王孙寿奉秦始皇之命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用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在之后的历代帝王都将以此玺视为帝王信物,奉为镇国之宝,得到它就象征着该帝王“受命于天”,失去它则意味着“气数已尽”。凡是登上帝位却没有此玺的,就会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几经出没,到了元末之时,元顺帝携玉玺远走大漠,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深人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主要目的便是索取这传国玉玺,然而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传国玉玺便从此再也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