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他的诗《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江阴见及之作》中描绘了黄田港的繁华:“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这首诗见证了北宋时期黄田港贸易的发达,不仅有江南北的农副产品,还有来自日本、东南亚的珍品。 清光绪年间的《江阴县志》记载,黄田港上于顺治13年驾桥,因船只稠密,桥面采用活动式,中间一段木板可吊起,船过后再放下,称为“浮桥”,北门黄田港地段因此得名“浮桥头”。 浮桥的架设,连接了河东河西的人气与商气,使得浮桥头的繁华胜过州府首城。茶楼、浴室、戏院、书场、盐栈、糖坊、丝绸行、布行、瓷器行、竹木鱼猪行,生意兴隆。黄鱼上市季节,南洋鱼船与北洋黄鱼船交替,长江口至定波闸的水面上,舟楫如林,樯帆蔽天。北大街上,熙来攘往,夜晚则是渔火连天,清风盈江,夜市不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