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示太极为宇宙万物化生之源。两仪,指阴阳合抱,乃水火之根,中医借《周易》太极之理,倡举命门之学。命门乃人身性命之门,为生命的本源,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命门是中医重要基础理论,首创于《难(nan4)经》,发展于金元时代,成熟于明朝,对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命门一辞,首见于《内经》,记载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在《内经》里,命门被当做经络穴位及“目”看待,与后世命门学说中的命门概念不同。自从《难经》三十六难及三十九难提出命门后,开创了命门学说的先河。《难经》崇命门为“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