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是春秋时期的民歌。当时妇女经济不独立,封建观念逐步形成,其恋爱婚姻常受束缚,此诗反映了痴情女子被负心汉抛弃的故事。 诗歌以赋为主,兼用比兴。开篇写男子求婚到结婚,女子虽看穿其本质仍一往情深。婚后,女子容颜衰退遭弃,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她勤劳持家却受虐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回娘家还被兄弟嘲笑。以淇水为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诉说痛苦无边。 诗中塑造了“氓”与女子的鲜明形象。“氓”婚前伪善,婚后变心施暴,是夫权与唯利是图的产物。女子善良勤劳,其遭遇反映了广大受压迫妇女的命运。它通过女子经历,控诉社会不平,批判封建礼教与夫权制度。全诗生动叙述故事,如女子望“氓”时的悲喜,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以“鸠食桑葚”告诫女子勿沉溺爱情。它不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让后世读者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与挣扎,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历经千年仍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