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三别"中的名篇,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即759年。时值安史之乱,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途中目睹官吏夜捉民夫,心生悲悯,遂作此诗。 诗开篇即描绘了紧张氛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暗示战乱下官吏的暴行。接着,“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生动展现了百姓的恐慌与无助。诗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以简洁笔触收尾,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空间。 此诗以精炼叙事、鲜明爱憎、真实细节,深刻揭露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同时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情感、严谨结构、精湛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石壕吏》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强烈,展现了杜甫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成为激励后人追求真善美、反思历史的丰碑。杜甫的诗歌,如明灯,照亮心灵,指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