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封面图
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
兰馨悦读头像
兰馨悦读
8311粉丝2605视频
关注

《减字木兰花》宋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原创116次播放2022-05-25发布

宋词三百首
236/367

《相见欢》宋 朱敦儒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App02:13
《相见欢》宋 朱敦儒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减字木兰花》宋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App01:42
播放中
《减字木兰花》宋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南柯子》宋 王炎 人间辛苦是三农。App01:47
《南柯子》宋 王炎 人间辛苦是三农。
《燕山亭》宋 赵佶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App03:06
《燕山亭》宋 赵佶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 李之仪《卜算子》App01:53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 李之仪《卜算子》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 王雱《眼儿媚》App01:42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 王雱《眼儿媚》
《行香子》宋 苏轼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App01:14
《行香子》宋 苏轼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
《钗头凤》宋 陆游 唐婉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App01:52
《钗头凤》宋 陆游 唐婉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破阵子》宋 晏殊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App01:05
《破阵子》宋 晏殊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清平乐》宋晏殊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App01:01
《清平乐》宋晏殊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江城子》宋 苏轼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App01:24
《江城子》宋 苏轼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如梦令》宋 秦观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App01:02
《如梦令》宋 秦观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渔家傲》宋 欧阳修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App01:02
《渔家傲》宋 欧阳修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 苏轼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App01:18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 苏轼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浣溪沙》宋 欧阳修 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App01:01
《浣溪沙》宋 欧阳修 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杵声齐》宋 贺铸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App01:04
《杵声齐》宋 贺铸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青玉案》宋 贺铸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App01:06
《青玉案》宋 贺铸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蝶恋花》宋 欧阳修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App01:04
《蝶恋花》宋 欧阳修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菩萨蛮》宋 周邦彦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App01:02
《菩萨蛮》宋 周邦彦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点绛唇》宋 姜夔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App01:01
《点绛唇》宋 姜夔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西江月》两首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App01:43
《西江月》两首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苏幕遮》宋 周邦彦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App01:02
《苏幕遮》宋 周邦彦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浣溪沙》宋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App01:01
《浣溪沙》宋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玉楼春》宋 晏殊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App01:02
《玉楼春》宋 晏殊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鹧鸪天》两首 宋 辛弃疾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App01:59
《鹧鸪天》两首 宋 辛弃疾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长相思》宋 林逋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App01:01
《长相思》宋 林逋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相见欢》宋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App01:01
《相见欢》宋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苏幕遮》宋 范仲淹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App01:03
《苏幕遮》宋 范仲淹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眼儿媚》宋 阮阅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App01:02
《眼儿媚》宋 阮阅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半死桐》宋 贺铸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App01:02
《半死桐》宋 贺铸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浣溪沙》宋 吴文英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App01:26
《浣溪沙》宋 吴文英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相关推荐
评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