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北部约十余公里的城关镇赵家洞村,只见沿三水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不少做工精细的洞窟,数量繁多,且排列规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房。 古时先人为避祸乱,常躲辟在石崖上,日久相继凿洞而居。石窟先小后大,先下后上,多达300余孔,历经千年,丰彩依旧。赵家洞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红崖峭壁上依次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朋友细心数了数,共分上下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细细观赏,石窟顶无片瓦覆盖,也不遭风蚀雨淋,感叹先人匠心独具,颇具慧心。 70 年代,这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480”工程处占用。文革时这里存放绝密档案,后又成为陕西省文物库房,为这处独特风景又增添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