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龙分为灯笼龙、草把龙、板凳龙、泼水龙四类,羌族民间舞麻龙马灯运动相传源于汉代,兴起于白什乡麻窝(现高溪村麻窝组),是由“舞麻龙马灯求风调雨顺祈平安”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高溪村麻窝组的“龙”,由三人两前一后手执龙足而舞;龙身短粗,远看像缚在一条板凳上,因而得名板凳龙。“板凳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以“宝”为核心(“宝”是可以快速转动的红巨球),东方“青龙“、南方“红龙”、西方“黄龙”、北方“白龙”四条龙围绕“宝”而舞动。 麻龙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一为九节龙(九张板凳相接)。麻龙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动作有“二龙抢珠”、“黄龙穿花”、“二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