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为了加强与国际友国苏联的交流合作,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特别成立了俄文队。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学校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后续培养军事翻译和外语人才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俄文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为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翻译和外语人才,也为新中国储备了宝贵的外事干部资源。 抗战胜利后,这所曾经辉煌的学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45年,学校进行了分家,一部分师生前往华北,融入了新的教育阵地,最终参与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组建工作;而另一部分则选择了东北,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发展成为了如今的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