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由当时高僧杰安大和尚所创建,最初取名观音堂。唐开元年间,第四任方丈一明大和尚主持扩建该寺之时,正值盛夏,酷热难耐,无法正常施工。一明大和尚向佛祈祷,一时间烟雾缭绕,忽然一片祥云如一把巨伞遮住了骄阳,工匠们得以正常施工,直到寺院建成后,祥云方才散去,寺院由此更名为白云禅寺。 白云禅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是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清康熙皇帝为寻找顺治皇帝,三次下白云寺,并亲笔御书,树碑铭记。自此,白云禅寺名声大振,成为皇家寺院。在历史上,白云禅寺曾经历过多次扩建和复建,规模一度达到546亩,庙地700余亩,建筑5000多间,僧众达1250人。 当你踏入白云禅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观音殿,而非大雄宝殿。这是因为白云寺最初的渊源是白衣庵,后来的建筑都是在这个后面修建的。在观音殿后面,便是白云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