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84 年那个金风送爽的秋天,中央电视台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中秋联欢晚会,其主题为《但愿共婵娟》。在这场充满温馨与诗意的晚会中,柳培德手持吉他,以其娴熟的指法和动人的嗓音,自弹自唱了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曲——《十五的月亮》。柳培德在演唱这首歌时,可谓是声情并茂,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表情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情的故事。他的歌声犹如潺潺流水,轻柔地流淌进每一位听众的心田。比如,在唱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这一句时,他微微闭起双眼,脸上流露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眷恋,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戍边战士遥望家乡的身影。 他极好地诠释了这首歌的意境。那份夜晚的宁静,并非是单纯的无声无息,而是在万籁俱寂中蕴含着的无尽思绪。就如同宁静的月夜下,战士们默默坚守岗位,心中的思念却如潮水般涌动。那份浓浓的思念,不只是对亲人的牵挂,更是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深眷恋。也许是家中母亲那慈祥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