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中国历史上能排进前三的笔杆子,苏轼也完全可以把骂人话写的精妙委婉,飘忽生动,但是苏轼选择了直接,这篇制书简直就是讨伐吕惠卿的檄文,上来就说:“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司寇失刑,士有异论。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滔天之罪”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还说吕惠卿“乐祸而贪功,好兵而喜杀。”其实这篇制文可以直接改个名字叫《关于吕惠卿为什么是个王八蛋的说明》。 苏轼此时不会想到,这篇制书成了他后半生悲剧命运的判决书。七年之后,苏轼因此被定案,趁职务之便公报私仇,影射神宗皇帝,开始了漫长的贬谪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