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都江堰-南宋人陈耆陈耆兴修水利的故事 在福建漳州,始建于南宋年间的“双圳陂”(又称“十五户陂”),历经七百多年风雨洗礼,现在仍为广大的长泰百姓所利用,其规模之大,灌溉范围之广,闻名闽南一带,被誉为“闽南都江堰”。 主持这项水利工程的是南宋人陈耆(1195年-1264年),他是长泰本地人。他承袭祖业,家资丰厚,但为人急公好义,轻财乐施,凡是有利乡里的公益事业,皆愿意捐资,对贫苦百姓,也处处给予同情与接济,乡人尊之为“陈耆公”。 嘉定末年至宝庆初年,长泰旱涝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两里,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园成为“看天田”,无雨龟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难谋生。此情此景,令人“最堪伤,何忍见”。 陈耆因此决定兴修水利,解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水源问题,为同乡百姓造福。他的这个决定得到妻子颜氏的大力支持。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他聘请水利名师,并陪同考察山川形势,最
打开抖音扫码下载
暂无评论,点击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