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格美”(岛内称“凯米”)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台湾岛逼近,岛内21个县市已经宣布7月24日停班停课。这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的预警,更是一次社会现象的缩影。23日,当台风的消息传开,台湾民众仿佛被按下了“抢购”的开关,各大超市人潮汹涌,货架被迅速清空。 据报道,23日晚近10时,岛内各地超市及商场依然门庭若市。人们扛着大包小包的日用品,排起了长龙,场面堪比过年。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货架上的生鲜产品、日用品等被抢购一空。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留言称“太夸张了”,“好久没有这种清空货架的画面”。 这一幕,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民众在台风来临前如此恐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还是对自然灾害的恐惧?或许,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依赖和对物资短缺的担忧。在现代社会,物资的充足和便利性让人们习惯了随时可得的生活,一旦面临可能的短缺,恐慌便随之而来。 然而,抢购现象背后,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