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位于庐山北麓,西林之东500米,南面香炉、经右、天池诸峰,北倚分水岭、东林山、“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面积300亩,距九江市区12公里。东晋太元十一年(386)由江州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慧远创设莲社,大兴净土宗风,讲学、著述30余年,影响深远,名震中外。唐太宗敕赐增修,并号“太平兴龙寺”,列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唐大中年间(847-860),“东林寺殿厢塔室,亭台楼阁多达310间,藏书1万余卷,僧侣常数百人”,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北宋初年不振。宋元丰二年(1079)皇帝下诏重振东林,很快又拥有“厦屋千楹”,陆游《游庐山东林记》云寺“皆极天下之壮丽,虽闽浙名蓝所不能逮”。到元延祜七年(1320),寺尽毁于兵祸。明初又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四方学者来归,不下二千指。”清咸丰年间,旋又毁于兵燹。清末复修。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破屋几间。“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