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翼,武陵山脉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外侧。东与湖南省毗邻,南与贵州省相连,为川渝东南重要门户。 清代诗人章恺《至秀山》写道“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生动描绘了秀山做为巴蜀/湖南/贵州交界的独特位置。 秀山地处川东南褶皱带,属于武陵山二级隆起带南段。境内地表起伏大,山脉、河流多顺构造线东北向布展, 平坝、丘陵、低山、中山互相交错。 传统村落则沿水系孕育,主要集中在酉水河、梅江河等5个流域。 历史上, 社会管理基于"土司制", 社会秩序稳定, 以农耕生活为主。至清乾隆起, 废除土司改建县, 打通梅江河水道, 农耕和商道结合后, 有了全新蜕变。 境内有18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尤以杨氏最具影响力, 杨氏土司世袭达数百年。 地方特产包含金银花, 茶叶, 秀油, 社饭等。旅游景点包括杨氏土司城, 苗王墓, 凤凰山公园, 川河盖草场旅游区, 洪安边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