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大熊猫“花嘴巴”因基因实验造成伤口的说法纯属谣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郑重声明,所有科研工作都严格遵循“非损伤性研究”原则,从未在活体大熊猫身上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活体抽骨髓实验。所谓“碘伏药物印记”,实际上是“花嘴巴”在地面吃竹、玩耍时沾上的落叶和泥土。目前,“花嘴巴”精神和采食状态均正常,且在熊猫溪谷区揽月馆正常对外展出。此外,关于大熊猫“竹莉娜”头顶有血洞的说法也是不实的。实际上,这是“竹莉娜”回国后出现的应激行为,导致头顶部分毛发蹭落。基地已经采取了加强安抚、增强行为训练、保持环境安静等措施帮助“竹莉娜”适应新环境,目前它的情况良好,也在大熊猫4号别墅正常展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大熊猫的健康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