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郑氏宗祠,位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大浦社区祠堂路前,为纪念大涌立村始祖郑胜举,创建于明代:清、民国时期历有重修,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三进深布置,面阔13米,进深28.7米,分头门、"通德流芳"坊、前、后廊和正堂等、大门石额刻"郑氏宗祠",正堂名"胜举堂"。船形正脊,大式飞带垂脊、筒子瓦面,檐下木雕檐画、内墙上绘壁画、云枕、斗拱、雀替梁架、郑胜举乃宋熙宁三年(1070年)定居南头的郑伯峰的八代孙。丁宋末元初立村,至今已700多年的历史。大涌郑氏人才慰起,代不乏人,意思就是人才辈出代代出人才。二十世郑梅长例授文林郎,郑怀琰武德骑尉:二十一世郑瑞诰授振威军将,二十二世郑廷枢为苏州府震泽县知县,二十三世郑明瑶授武略骑尉;二十四世郑荣武德骑尉,郑家隽为直隶州知州等。郑氏宗祠在抗日战争时,日军炮兵佐村部进驻祠堂。日军拆祠堂的牌楼及祠西的传经堂的木料修大涌桥、为村中绅耆抗议得以保全,郑氏宗祠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