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位于河源市源城区核心位置,临近新丰江,原为中廓正街,长700多米,由横街、酒饼巷、上街、正街交叉形成十字街,乾隆年间合称“中廓市”。1931年改名太平路,后称太平街。太平街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各地商贾开店设铺。 抗战时期,南海、番禺、顺德等地有不少民众避难来到河源,部分人开店经商。抗战结束后,太平街成为当时粤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民国以来,太平街经过多次修缮。1929年,鉴于墟市街道地势卑湿,雨季泛溢,民国河源县政府成立了“改良街市委员会”,进行街市测绘、改建工作。1931年,采用临街“上楼下廊”式的骑楼结构,人车分道,商住融合;拓宽太平路路面,将原石板路改铺水泥路。 1956年,太平路再作改造,在原路面8米的基础上扩宽至12米,仍铺水泥路面,全长419米。1978年以后,太平街又经过了数次改造,其中2003年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改造为“太平风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