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名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旋弃官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宫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为人至诚,性刚嫉恶,善识人才。太祖欲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为相,均言不可。洪武四年(1371年)辞官。后为胡惟庸所陷,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谥文成。诗歌雄浑,散文奔放。有《诚意伯文集》。他通天文,后人造作迷信的《烧饼歌》等,往往假托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