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将近,门神就要隆重登场,所谓“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门神就是要换的“新桃”,是传统春节的标配。 历史上的门神,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左门神尉迟恭和右门神秦叔宝。商周时期的门神是老虎,老虎乃凶猛之物,它一出场,邪崇就吓跑了,从而能起到镇宅保平安的作用。到了汉朝,人民群众发现自然界里的两种动植物也可以避邪,老虎就被新门神取代了。左扇的“神茶”是一种叫荼草的植物,可让百虫不侵,取避病疫之意;右扇的“郁垒”是螺蛳,一遇到危险就缩进硬壳里,取保宅平安之意。每到除夕就用桃木削成神荼、郁垒的形象立在门上,同时在门上悬挂苇索以供这二位驱恶鬼。后来,因为雕刻人形太麻烦,魏晋南北朝以后就简化成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的名字,然后挂门上,这就是“桃符”。即使到了尉迟恭和秦叔宝当门神的时代,富贵人家仍以神茶、郁垒当门神,以显示与老百姓家的门神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