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格物致知」這一理念可以表達為: 格物:格物,意為研究和探求事物。在大學中,鼓勵學生以認真的態度研究探索知識。 致知:致知,意為完成知識的獲取。在大學中,目標是學生不但積累知識,更要整合和完成知識。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意為通過熱心的研究探求事物,完成知識的獲取。在大學中,這代表培養學術真理的求知態度,追求廣博的知識和深入的專長。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目標知識的完成和綜合。 這一理念基於中國古代的儒家學術觀,代表語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樂者。重視在欣賞中獲取知識,在樂趣中完成知識。所以表達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作為大學的基本學術態度,至今仍廣泛運用,是許多大學的建學精神和重要理念之一。通過研究和探求事物,完善知識,成為一名廣博和有專精的人。這也是大學教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