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村位于淄川城南,约建于元代,在这村里有一条青石古道,在古代的时候,淄川并没有重要的官马大路,只有与官马大路相连接的驿路。由于这个村在古代正处于淄川到博山的南北交通要道上,它是距离淄川县城南部七里处的一处驿站,所以又名七里店。因为该村原先是一处驿站,商贾、行旅、车马、驴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集镇。清朝末期同治年间,为防战乱和匪患,七里店村周圈建起了高约5米,底宽约2米的石围墙,墙上留有6个围子门,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和小北门、小西门。其中这北门是最大的,总宽约6米,高约8-9米,石券拱门,宽约3米,高约4米,门洞进深约6米。古代的驿道贯通南北二门穿村而过,我们所看到的这段3米宽、20多米长的古代铺石道,应该是位于北门外的古道,是用长1.70米、宽0.45米的条石铺成的,上边经过陈年累月的车马行走碾压,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两辙相距1.2米,车辙最深处有3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