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同样是这个问题。 他也做了一系列的选择。 包括推恩令,察举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的意思是让以前东方六国的人认清现实,即使不服从皇权体制,也没有抗衡的基础了。 察举制是让六国的人明白不仅仅诸侯可以治理国家,孝廉也可以成为公务员。 独尊儒术是在信仰上的让步,也就是一种妥协。 从宗法制的角度看,宗族结构才是原来的人们最重要的守护,推恩令只是把诸侯国的力量分散了,并没有瓦解宗法制。 儒家其实是尊重一种现实中的平衡,就像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礼乐制度一样,独尊儒术是为了平衡新兴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主要是秦川集团与六国集团,他们需要通过对外战争来获取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