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香峪寺位于伏羲山国公岭村,寺背后有一个东魏石龛造像,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我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先生在新密伏羲山区考察时确认,香峪寺石窟是中国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卢舍那造像。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卢舍那佛,梵文Locanabuddha,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目前最为知名的卢舍那佛,为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香峪寺石窟刻凿于香峪山半山腰悬崖峭壁之上,高1.98米,上宽1.8米,下宽2.28米,深1.3米,座北向南,俗称佛洞,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东魏天平二年(535年)。窟内有造像8尊,本尊为卢舍那佛,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及二胁侍菩萨和二力士。本尊上方刻置一小佛像,上刻造像题记“香峪寺沙门慧隐敬造卢舍那一龛……天平二年岁次甲寅二月乙卯朔七月庚申造”等字样。 可以说是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