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创作清朝一私塾先生出一上联为:四野绿阴迎夏至。要求学生对出下联,作业在第二天上交。第二天,一学生交了作业,对出下联为:一庭红雨送春归。先生一看,上下联对仗十分贴切。“一庭”对“四野”,“红雨”对“绿阴”,“送春归”对“迎夏至”,真是珠联璧合!但又感觉此生没这天资。仔细一问,才知是学生的姐姐所对。于是先生又给学生出了一联:“好书勤读诵。”第二天那学生又交出一联:“佳句费推敲。”看了此联,先生想见见那位才女,就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上联:“有约桃花坞。”第二日,下联对了回来:“无心坐杏坛。”先生一看,知道学生之姐无心见他,只好将那心思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