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寺旁原有晋水支渠流经,寺中古树参天,殿宇参差,景致幽雅。寺院中殿廊前右侧的《重建明秀寺记》所载:……引以晋水、植以宜木,高恬浪静、光月树影、参差荡漾,所谓秋月寒潭者边。“明秀”寺名取义于此。 明秀寺院建筑多以绿琉璃瓦盖顶,俗称“琉璃寺”。寺庙创建于汉朝,距今至少上千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毁于兵火,后重建。整个寺院占地1144平方米,现存正殿内塑金妆三世佛(即前世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旁边塑有四胁侍和二力士,都为明代泥塑作品,距今约有500年历史。泥塑背衬金龙盘绕五彩佛光,其雕塑手法细腻、色彩鲜艳,壁画精美绝伦,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革”以前明秀寺规模宏大,据明嘉靖三十八年《重修明秀寺记》碑文记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边将失守,北狄入寇,经兵火,而寺为煨烬矣。”后经一庵和尚"舍钱帛独立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