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世良好,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自觉的爱国心。受教育程度高,是抗战期间空军同陆军、海军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些空军烈士牺牲时,大都只有20几岁,以至于“同年入校, 同年毕业, 同年牺牲, 这种情况在中国空军抗战中极为普遍”。⑧ 据国民政府行政院所印行的《中国空军》一书统计,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出击3337次,死亡、失踪3533人;日本空军在中国伤亡2765人,损失各类飞机2148架。⑨ 部分空军烈士的遗体,长眠于重庆南山“空军抗战纪念园”,及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前者原名“空军坟”,建于1938年,埋葬有在中日空战中牺牲的242名中、美、苏空军烈士;后者始建于1932年,安葬着约3320名烈士,包括884名国军烈士、2179名美国烈士、237名苏联烈士,以及2名韩国烈士。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