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一个虚构人物,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去”,正如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甄士隐是和贾雨村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旨在通过他们两个人,先从外部介绍四大家族、荣宁二府,以此作为铺垫,同时也暗示了故事悲惨的结局,给全书定下一个基调,也埋下了伏笔。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作者把《红楼梦》由盛至衰最后败落这一主题,首先从甄士隐的经历这个雏形故事中预演出来,甄士隐的彻悟,也预示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未来相类似的结局。但原书只到八十回为止,高鹗的续书让甄士隐在结束时出现,应当是符合曹雪芹的本意,所不同的是甄士隐和贾雨村那一席充满了庸俗的富贵荣华的议论,只能看作是续书者思想的反映,歪曲了甄士隐在书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