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薛其坤院士领衔,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的科研团队,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于2025年2月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该团队成功让镍基材料在常压下实现超导,使其成为继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之后,第三类常压超导材料体系。此前,实现超导往往需要极端高压条件,而此次镍基材料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的常压环境即可进入超导状态。这一成果得益于团队研发的纳米级“原子积木”技术,在极强氧化环境下制备出常压超导镍氧化物薄膜。 超导,指材料在温度降至某一临界值以下时,电阻降为零且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汞在4.2K(约零下269摄氏度)时电阻消失,开启超导研究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