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企业利用残疾人证挂靠逃税的新闻引发关注。这种行为违法且损害残疾人权益,挤压其就业空间。 一些企业找持有残疾人证的人签虚假劳动合同,不安排实际工作,借此减免税费和用工成本。按政策,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税收优惠,如增值税退税和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等,部分企业却借此漏洞逃避税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例如重庆有因交通事故致残者找不到稳定工作,选择将残疾人证挂靠企业领少量生活费,类似情况不少,甚至有企业通过微信群发布挂靠需求。 对此,专家建议严厉打击,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税收优惠提升企业招聘残疾人的积极性。 国家重视残疾人就业,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但执行中存在企业钻漏洞违法操作的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和监督,确保政策惠及残疾人和合法企业至关重要。总之,挂靠逃税行为违法,损害公平正义,只有加强监管打击,提升企业招聘积极性,才能解决问题,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