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封面图
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
实在
0粉丝undefined视频
关注

快来看看我的视频吧~

0次播放2024-10-14发布
相关推荐
评论 0
打开App观看
#创作灵感 #明朝 #明朝历史 #明朝财政 从财政看明朝,我们一般从帝王看,从军事上看明朝。但是明朝的财政体系,既承载着一个庞大帝国的荣耀与梦想,也暗藏着诸多危机与挑战。 明代大多数政府机构沿袭唐、宋、元各代之旧,同时也形成自己的特色。明代统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农村经济观念,这是16、17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保守性的,这是一个时代错误。然而,这种保守性却是当时这个庞大帝国政治集中的必然结果。在明朝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产生地区差异,所以明代的统治者考虑到发展这些先进的经济部门只会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反过来会威胁到帝国的政治统一。因此他们更希望各地都保持同一发展水平,至于经济部门是否落后并不重要。明代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态度的左右。这种为了短期的政治目标而牺性长期的经济发展是,使得他们有理由继续推行传统的方针,不折不扣地以儒家学说为指导,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们要注意到的是,明朝276年,除了洪武一朝,很少进行过官僚机构的改革。在这276年中,实物经济转变成货币经济,实物税收和强制徭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折纳白银,卫所制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到了明朝中期,很少建立起新的财政部门,而被取消的财政部门则更少。 明代皇权与财政: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除了皇帝以外,没有一个中枢机构来管理帝国的财政。1380年废丞相,后内阁。内阁大学士们只有“票拟权”,尽管皇帝也向他们咨询,他们也参与决策,但是内阁大学士从来没有法定的正式权力。至于户部尚书虽管理日常财政事务但需皇帝同意。从给事中、都御史、各部尚书以及郎中、主事等都要向其上奏。任何一个人,即使没有财政专长,也非其职责所在,他都可能对财政事务提出建议和批评。所以,在财政领域中,事无巨细都要皇帝处理。如变更税课司局,某县需要从产地运进多少食盐等小事。 洪武之后皇帝未进行彻底财政改革,多以认可临时特例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改革。例如,在帝国后期,民间商业交易中白银的广泛使用已经被普遍接受,这在明初是被禁止的。即使表面看起来很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很少对开国皇帝确立的财政法规进行修改,他们突破常规的办法是认可临时的特例。大概是一下这种程序:首先由下级官僚提出奏请,然后在其部门内适用这一特例。然后确立必要的先例。迟早,同样的奏请也被提出并得到批准,这时最初提出的特殊例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
0次播放3天前
100次播放前天10:53
629次播放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