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九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天池山与鹿山之间的谷口处,是旧时的交通要道。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交通枢纽,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贺九岭石关,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正统二年(1437年),当时在岭上建有的普济道院,到了隆庆年间(1567-1572),在庙外建造了东西两个石关,东面石关为花岗石,西面石关为青石。清代时期,在贺九岭两石关之间铺砌了人字形砖街,称为御道,至今行人不绝。拱券式的建筑结构与江南拱桥相同,显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此外,贺九岭还与吴越争霸的历史相关。据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此搭建庙宇,树立吴王像,并在重阳节时向百姓祝贺,因此得名“贺九岭”。这一地名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明代诗人文徵明曾在此地创作了《贺九岭》一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贺九岭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记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