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在中国瓷器史上举足轻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河北人就开始使用原始青瓷。至迟在北朝,河北人已在烧造瓷。唐宋时期,河北系重要的瓷器产地,邢窑、定窑、磁州窑瓷器遍布国中,声名远播。元明清三代,河北地处京畿机,因此,世界罕见的元瓷和明清官窑瓷器得以在河北流传收藏。 藁(搞)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开启了河北使用瓷器的先河。东汉时期,瓷器走向成熟。北朝时河北开始烧造瓷器,东魏、北齐建都河北,在皇室和贵族墓葬中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当时中国北方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 邢窑位于今河北省内丘、临城一带,因古属邢州而得名。创烧于北朝,兴盛于唐。主要烧造白釉瓷,兼烧青釉、黄釉、黑釉、酱釉和三彩器。邢窑白瓷造型规整,胎质细白坚致,釉色洁白莹润,有"似雪类银"之称,与南方越窑分别 代表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因古属定州而得名。始烧于唐,终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