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交响曲。第四和第六分别标题为“命运”和“悲怆”。第五交响曲是在第四交响曲问世10年之后的1888年创作问世的,尽管无标题,但从现存的柴科夫斯基创作札记中,可以看出该作有着明确的标题性构思:“这一作品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从而表现出肯定生活的思想”。这表明,10年的沉寂之后,柴可夫斯基对“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思考。阴沉晦暗的“命运”主题,在“第五”交响曲中,从第一乐章到第四终章,以不同的形象显现在各个乐章中,展示出作曲家对命运的认知与抗衡的复杂过程,深刻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知识分子矛盾不安、想有所为的心境。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的优秀版本很多,这里分享的是其中之一,由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录制于1974年。由于乐曲较长,节选的是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略去了序奏为主的前三分多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