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崔氏家族墓旧址,已有崔应麒碑亭一座,崔应麒明穆宗隆庆五年入仕,曾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任上努力减免百姓粮赋,解民倒悬,增加百姓收入,治政成绩斐然,并与同样政声斐然的孙化龙结为姻亲。隆庆五年进士,曾任五台、潍县、汲县知县,后历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济南知府、河南按察副使、陕西堵粮参政、四川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等职。清廉忠直,深得百姓爱戴,多地百姓为其建祠,西南地区还建了供有崔应麒等人塑像的三公祠。晚年引疾辞职,四年后归葬崔氏家族墓。家族墓曾规模宏大,有大门、牌坊、祭亭、祭台,墓碑、墓穴,神道两旁立有众多石人、石兽、石柱、石表等,并建有崔公祠,设祠堂、月台、客厅、大门、二门、影壁、院墙等建筑。大门上方悬挂有“治府能臣”的牌匾,还有崔氏“恩荣三代”石牌坊,高四丈五尺,阔三丈,四柱三孔,刻有人物、动物、祥云、花草等图案,还有“天府紫微”匾,6尺有余,高约3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