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育领域中,我们目睹了六所民办学校的命运起伏。其中两所,如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和厚德书院,因校区地租到期而面临困境。拖欠巨额租金,无奈关闭;不得不停止招收高中生。这背后,是无数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和现实的无奈。 我那位在民办学校执教多年的朋友,对此深感痛心。他告诉我,民办学校并非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只是学费高昂的代名词。实际上,许多民办学校坚守教育初心,致力于公益,为那些无法进入公办学校的孩子提供机会。 谈到公办学校,虽门槛较低,但户籍、房产、社保等问题却像一道道无形的门槛,将许多孩子拒之门外。好的公立学校,更是成为了少数人的专属,他们用学区房的方式,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以深圳为例,这座城市的教育投入之巨大,令人咋舌。一个拥有3000名学生的学校,其财政支出至少需要1.5亿。若深圳的所有学校都转为公办,那么财政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深圳的公办学校教师工资仍然是民办学校的三倍有余。这背后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