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明代长城东西绵延万里。与居庸关所在的内长城不同,九边重镇之一宣府镇所防卫的外长城,是抵御外敌、拱卫京师的最前沿。万全右卫城是宣府镇下设的军事卫城,被誉为“京西第一卫”,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有明代卫所制度“活化石”之称。 张家口西北翠屏山长城脚下,北依野狐岭、南濒洋河的万全右卫,是扼守坝上坝下的咽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万全右卫城开始修建。城堡建成后,只开南、北门,东、西是两个无门翼城,城外有两条自然形成的护城河,城堡中央有高于城墙的玉皇阁。因翼城似为轿子的两个耳窗,两条护城河像两根轿杆,玉皇阁宛如轿顶,所以万全右卫城也被称为“轿子城”。 受地形限制,万全右卫城东北、东南角稍微南移,导致整座城池略显菱形。城墙南北、东西长均约880米,城墙上曾有4座城楼、4座角楼。在南、北门外分别设有瓮城及关城,形成城套城、门套门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