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陆澄问王阳明:一个人静处,存心养性时,可算得上是“未发之中”,有利于追求纯净的天理之心吗? 未发之中,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说,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无喜无怒,没有矛盾对立的,一种纯真无伪,纯乎天理的状态。 王阳明这样回答陆澄:现在人存心养性,只是能稍微定得住气,安静时也只是气的安静,不能妄称为“未发之中”。 王阳明接着说:只有去人欲,存天理从可以称得上功夫。宁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行动上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这与宁静不宁静关系不大。 如果只靠宁静存养天理,不但渐渐会有喜静厌动的毛病,中间还会哟其他许多毛病潜伏在心里,始终不能清除掉,一旦遇到事情依然会滋长。 若以循天理为重,心里怎么会不宁静呢?但如果以追求宁静为重,去未必能遵循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