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之子。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继任者为汉昭帝。 刘彻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即位。政治上,录用人才不拘一格,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颁行推恩令,裁抑丞相职权;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算缗、告缗,抑制商贾。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于公元前124年设立太学,儒家思想从此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使匈奴远徙漠北,又征服闽越、东瓯和南越,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刘彻迷信神仙方术,热衷于封禅和郊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