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讲如何明道。在王阳明看来,道之体难以捉摸,需体道者自修自悟,这就像致良知,需要自家体贴的功夫。颜回所言的“博文约礼”只是一种方便的功夫,但不是根本的功夫。王阳明于此所要强调的正是良知本体及致良知功夫的心学特征。 本条是对王阳明“四句理”的另一种表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言不同而意同。 本条讲为学之方。王阳明认为为学须立志,立志即是长立此善念之心,并念念要存天理而已,本体与功夫一起俱透,此便是学。日本阳明学者东正纯云:“过去亦此心之过去,未来亦此心之未来。一齐贯串了。此意在言外,学者须体会之。”亦可谓之一解。 本条讲“知行合一”。言为心声。心无定,言无序。以言可观心。 本条释致良知功夫。在王阳明看来,集义就是致良知,要凡事不悖天理,皆合于义,在根本上就是“依良知而行”。告子为不动心而作不动心的功夫,是“为良知而行”,其间就有了强意作为,就有了病痛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