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孔子孟子提出的那些概念难道不好吗? 把孔孟神圣化的人,有几个是为了那些概念呢? 不过我们不谈背后的利害算计,只聊聊纸面上的概念。 比如“仁”,“仁”是个复杂模糊的概念,倡导“仁”同时也是反对“不仁”。孔子孟子都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强者对弱者的怜悯。 “慈善”如果算是一种形式的“仁”。 那么,一个社会,没有“慈善”就会有人活不下去。另一个社会,所有人都能依靠制度有最低保障,即使没有“慈善”,也不会有什么生活问题。 哪个社会更好一些呢? 如果把“不仁”理解为“恃强凌弱”。 一个社会,必须强者真正达到“仁”的人格修养,才能避免欺负弱者。另一个社会,强者不敢“不仁”,不能“不仁”,因为“不仁”就会受到社会惩罚。 哪个社会更容易实现目标呢? 如果一个强者冒着被惩罚的风险,也要欺负弱者,那他会在乎“仁”的教化吗? 依据个人生活经验,那些真正欣赏一些人格概念,并当真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