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基础科学有何重大贡献,尤其是类似引力波和“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那种可以改变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发现,你可能扣半天头皮都想不出来,不过现在可能已经有一个候选者了,一旦得到证实,将可能成为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基础科学最重大的贡献,有可能与获得诺奖的希格斯玻色子相提并论。 5月2日,《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一篇由全球600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大型国际物理学家团队的论文,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合作项目,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QCD)预言的“胶球”,达到了11.7标准差( σ)的统计显著性。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麦迪娜·阿布里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