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那么多的诸侯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我以前曾经以为,就是诸侯受封了以后,拿着印去上任就行了。 后来才知道并非这么回事,建立诸侯国也是一个艰难凶险的开疆拓土过程。 周的天子同时也是宗族的大族长,兄弟子侄们很多,为了对有功者表示嘉奖,同时也免得他们呆在身边惹是生非,就会把某片地方封给他们,让他们去做诸侯。 但是那片地方可能并没被周控制,那里也生活着其他氏族部落,也有自己的贵族和武装。 新被封的诸侯要去那儿建国,就要先打败那里的部落,然后筑城建国。生活在城里的族人们被称为“国人”,散居在城外的外族人被称为“野人”。 这种开疆拓土,有点类似于后来的殖民模式。只不过通过海洋殖民相距甚远,诸侯们在陆地开拓可以连成一片。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里说得“民”,就是指“国人”,也就是宗族成员。君也是大族长,没有了或者不称职,族人们可以重新推举。宗庙被毁,族人们可以重建宗庙。族人们如果都没了